孚佑帝君金丹種子篇
(出六十四卷版呂祖全書)
孚佑帝君金丹種子篇小序
兩間一生機也。陰陽五行。化生萬物。氣成形而理亦賦。蓋必理與氣合。而後生生之道。逓衍而不窮。惟人亦然。仁人之心。慈祥愷惻。其盎然于中者。無非生機之洋溢。由是而措之施行。人性物性。靡不兼盡。實有以體上帝好生之心。而彌其覆載生成之憾。則理無虧缺。氣無夭閼。天下皆賴其功。而子孫有不繁昌者哉。茍絶滅其理。壅遏其氣。根本撥而枝葉微。迺惘惘焉專務于藥石祈禳之類。以冀其萬有一得。嗚呼。誤矣。我祖師憫人之迷而不悟也。爰著為十條。而名之曰金丹種子篇。葢合富貴貧賤。農工商賈。而靡不諄切指示。隨時隨地。皆可奉行。而其大旨。則摠歸于理與氣之無所傷。其加惠于天下後世者。至大且遠。讀是篇者。其無忽。
乾隆乙未(1775年)春壬月下浣三日錢塘萬善子邵志琳敬序
金丹種子篇
純陽子曰。天之生人。無不欲其先澤相承。子孫世守。以綿延於弗墜。而世人往往無嗣者。此非天之絶人。乃人之自絶於天也。夫人之有子。上以紹千年之宗祀。下以垂百代之箕裘。所關至大且重。其不幸而無子。是先祀自我而斬。後嗣自我而斷矣。壯時猶可自支。衰病何以自慰。輾轉牀頭。呼號無告。淒涼燈下。形影誰憐。甚而黃土一坏。空掩纍纍枯骨。青燐千點。長饑渺渺遊魂。興言及此。可不哀哉。受斯報者。茍非先世孽深。即是本身罪重。豈徒陳酒醴以祝天。薦香花而設醮。遂可挽回造化。錫彼麟兒哉。夫樂生而畏死者。人之性也。好生而惡殺者。天之心也。人能立心行事。在在以生人為念。天亦生其子以報之。其或立心行事。在在以殺人為念。天亦殺其子以報之。此自然之理。如影之隨形。響之應聲。有絲毫不爽者。苐生之之道。事亦多端。約舉十條。以該萬善。庶使警心動目。身體力行。各隨境遇之盈虛。共保生全之至意。勿始勤而終怠。毋貎襲而心違。果能誠心救一二人者。先世罪孽全消。救五人以上者。自己愆尤盡釋。救十人以上者。立賜令子。光大門閭。救百人以上者。子孫甲第。聯綿不絶。救千人以上者。名登仙籍。永出紅塵。嗟乎。天理昭彰。不塞自新之路。帝心仁愛。廣開向善之門。誠能依法奉行。始覺予言不謬。願天下善行君子。廣為傳播焉。
一曰。以政生之。大凡身居貴顯者。其救人也易。而其生人也亦易。書曰。德維善政。政在養民。夫養民之政至繁。總在念念存此不忍之心。則隨時隨處。自有天良觸發。世之牧民者。徒知朘民財以肥己。殘民生以逞已。不知冥冥之中。積罪深重。一朝失位。萬事冰消。而人禍天刑。接踵而至。輕者殃止及身。重者殃及子孫。甚乃絶其宗祀。此非一朝夕之故矣。今欲求所以生之之道。惟以仁心為本。汲汲焉。興其利而除其害。常恐目有不暇。凡一切農桑工賈之類。無不盡心而經理之。恤其不足。而憫其不知。視天下蒼生。皆如我子。無一點偽心。斯無一端誤政。而民之不受其賜者鮮矣。所行救人之事。各隨事之大小。人之多寡。書於冊。
二曰。以教生之。孟子曰。佚居無教。近於禽獸。虞書之命契曰。敬敷五教在寬。夫人生而皆善者。天之性也。一為物欲所搖。遂放縱而無歸者。人之情也。聖賢立教。不過因其本有者而開導之。使之復歸於善耳。如教一人盡孝。則此一人。即免於不孝之刑。教一人盡悌。則此一人。即免於不悌之刑。推而至於一切奸淫凶偽之徒。無不盡心教之。使其改過自新。則受我教者。必將轉相勸勉。而民之死於刑者日益寡。此即所以生之也。但不可謂我力不足以格人。而姑委之。又不可謂人之不能率教。而姑聽之。特患心不誠耳。果能誠心善誘。即不必人人皆從我言。豈無一二人聞而興起者乎。而況興起者。不止一二人乎。許一年准救十人可也。久之教化風行。民安俗美。是所望於秉鈞者。
三曰。以廉生之。周官六計。皆以廉為本。吏苟廉。小民陰受其福。不必推食而食之也。吏苟不廉。小民陰受其禍亦不必操刀而殺之也。夫天地之生財與粟也。歲有定數。居上者。少取百錢。則民間一家。逐多一日之用。居上者。少取斗粟。則民間一人。逐多十日之糧。上取之而愈少。下積之而愈多。是雖無生人之名。而民有所賴以為生。巳不啻自我而生之矣。有能不浮徴。不科派者。一年准救十人。幕客能於脯修之外。不取分毫。併勸主人。作一切救人之事者。皆許減半論功。雖不從其言而去者亦記。其矜飾名譽而無真心者。不得濫記。至刑賬兩條。關人生死者。幕與官同。另載於後。
四曰。以刑生之。天地之道。有生必有殺。國家之典。有政必有刑。刑者。所以輔教化之不及也。自古聖賢。皆以恤刑為重。非不得巳。不忍濫用。縱使審得真情。猶曰哀矜勿喜。奈何後之酷吏。以煆鍊為能。以刑殺為威。此大拂生民之本意矣。夫殘其肢體。墮其肝腦。一人入獄。眾口哀號。野啼無主之魂。家返無頭之鬼。人孰無心。能無隱痛。誠能法外原情。曲全生路。或當斬而置諸絞。或當絞而置諸軍。以次遞減。總在時時抱一點哀痛惻怛之心。即上天亦必憐而宥之。其有無知誤犯。尤宜加意開釋。或有理虧行賄。能却之一憑公斷。皆許按名記冊。免人死罪。每一名准救一人。免人軍罪。每五名准救一人。免人徒罪。每十名准救一人。免人杖罪。每二十名准救一人。至於推仁民之心以愛物。則凡禽獸蟲魚無害於人者。咸當放其生路。此皆以生為生也。然稂莠不除。良苗無由植。奸回不去。良民亦無以安。倘有巨盜元凶。殺人肆惡。概從寛典。流毒何窮。誠能未經告發。察出治罪。每一人准救十人。巳告者。每名准救五人。其有地方光棍。雖為民害。而未能殺人者。察出治罪。每名准救一人。或有毒蛇猛虎。及一切害民之物。殺一物亦准救一人。因人之力而自我倡之者。減半記功。此又以殺為生也。總要念念存救民之心。不可徒博虛聲。預求速效。
五曰。以賑生之。古者三年耕。必有一年之蓄。九年耕。必有三年之蓄。雖遇災荒。而民無菜色。其備豫也。後世民無儲蓄。賑濟之外。別無救荒良策。夫饑民輾轉於溝壑之中。束薪如桂。粒米如珠。其仰食於上也甚急。世之長民者。猶或扣尅饑糧。虛填戶口。隱圖肥巳。罔恤民生。甚至吏胥侵漁。奸人作偽。百獘叢生。莫可究詰。而民之實沾上惠者。不過十之五六矣。誠能實心辦理不染斗升。而又嚴飭胥役。禁其中飽。則饑民均沾實惠。戴德何涯。凡奉命發帑及勸捐者。真心任事之人。許其按名記冊。每饑民十名。准救一人。倡議者。每一名准救一人。有親捐廉俸及富家誠心樂助者。捐米一石。即准救一人。何則。一人得米一石。便可苟延百餘日。免作餓殍也。其迫於上命。不得巳而捐之者。不得濫記。
六曰。以財生之。富室大家。積貲盈萬。固可隨時隨地。廣濟危途。即家素貧寒。有心無力。然苟存心利濟。亦有時不必盡費多金。孟子不云乎。簞食豆羮。得之則生。凡遇困迫窘貧之子。饑寒水火之中。出錢數十百文。即可救其一死。或自濟。或勸人濟。皆許逐名記冊。又或路拾遺財。其物本非我有。得之者。未必致富。失之者。往往捐生。誠能守歸故主。則冥冥之中。陰救人命。其功視富家濟人而倍之矣。
七曰。以力生之。遇有厄於水火。即親冒水火以救之。或急設法以救之。如投木引繩以救水。引水折屋以救火之類。不取謝儀。不形德色。又或見人被盜。及婦女為强暴所淩。懦夫為仇家所逼。命在須臾。力能救者。即往助之。諸如此類。惟力是視。無力者。固不可從井救人。有力者。尤不可袖手旁觀。凡所救之人。皆逐名記冊。
八曰。以言生之。人之因怒而鬬也。雖殺人有所不顧。人之因忿而訟也。雖傾家有所不惜。人之因無識而為奸盜邪淫。及一切滅理違倫之事也。雖喪身有所不知。洎乎身遭刑辟。悔巳晩矣。苟於發露之初。從旁發至誠心。從容勸阻。愷切指陳。怒者平之。忿者息之。無識者開導之。使其渙然冰釋。翻然改悟。則可以不費分文。而免人於刑戮。其功孰有易於此乎。勸止殺人者。每一次准救二人。中事每十次准救一人。小事二十次准救一人。
九曰。以藝生之。百家技術。皆所以自謀其生。而亦各有生人之道存焉。如醫士操生殺之機。精其業。固足以日救斯人。即至巫卜星相堪輿河洛之家。雖云小道。何一非先聖所流傳。誠使精心研究。洞徹真源。亦能指點迷途。挽回造化。倘遇人有死生危迫之事。誠心提醒。不計厚酬。每次准救一人。小事誠心不欺。每年准救五人。惟醫不精者。雖有愛人之心。不勝其殺人之罪。不在此例。
十曰。以心生之。以上九條。固皆以心為主。乃復載此條者。所以濟道之窮也。如人生居貧賤。既無立政施教之權。又無明刑養廉之責。欲賑恤之而無其財。欲護持之而無其力。言既不聽。藝復未精。其遇人之有厄也。惟有常抱一片慈祥悱惻之心。使善念圓滿。生機洋溢。是雖無救人之事。而常有救人之心。人即不知。天地鬼神巳陰鑒之矣。與實救人者。減半論功可也。
右前五節。專為富貴者言。後五節。兼為貧賤者言。其中生生之道具備。人苟誠心奉行。無子者。固可即慶宜男。有子者。愈以自求多福。反乎此者。罪亦如之。或有初時敬奉。及得子之後。自隳前修。天必仍奪其嗣。以彰昭報。若能廣布此書。俾天下同心向善。永振家聲。其功尤不可思議也。望之望之。
讀金丹種子篇
孟子曰不孝有三。無後為大。是種子一篇。實為承先啟後之基。我祖師雖以度世為急。而親切指承。究非枯槁絕滅者。可同日而語。故示人以種子之方。指人以生人之道。總不外生生不息之意。誠以物必固其本根。則蕃衍而不窮。未有本實先撥。而枝葉反能昌大者。生生者。種子之本根也。惜世皆舍本求末。寧媚及鬼神。禱及巫覡。以蹈愚夫愚媍之所為。甚至多服熱劑。廣搜方術。亦何益之有哉。盖天地有好生之德。原無無子之理。惟世人失其本心。而與天地相違。則好生之德亦消。是無子者。不必怨天。亦不必告天。苐取吾心。素有之德。仰無所愧。則天地好生。斷不因我而獨異。彼夫忠臣之後。絕嗣者居多。聖賢之門。喪明者亦有。皆不以生人為念乎。似于種子一篇。難言之矣。不知理有常變。以理之變言。在忠臣賢士。不妨無後。以理之常言。在忠臣賢士。必然有後。此我祖師說是篇之大旨。不得因其理之變。遂失其理之常也。要知居易俟命者。脩身亦可以立命。順時聽天者。
種子篇跋
人定亦可以勝天。不患無子。而正患其不能種子。不患不能種子。而正患其不能體好生之德以種子。噫。甚矣。兩大固一生機也。安可舍本而求末哉。予每觀世人服藥祈神。幸得一子。雖百計提攜。千方護惜。而疾病死亡。往往相繼。豈得之難。而失之易歟。抑禱媚之未工。而尚有待于神歟。易曰。積善之家。必有餘慶。積不善之家。必有餘殃。理固然也。況由此而類推之。或廣置姬妾。未有子而先損其身者。或有子而復流離散失者。或因刻薄成家。天故生一不肖子。先破其家。後斬其嗣者。或因祖宗之餘德未盡。不絶于子。而絶于孫者。種種因緣。難以殫述。要皆不能體好生之德。以善培其生機耳。我祖師指示斯篇。不遽以出世教人。而且以種子教人。不徒以種子教人。而且以好生之德教人。誦其言。雖非求子者。亦可奉行。繹其旨。欲祈得子者。不可輕忽。勤勤懇懇。直與大生廣生之言相表裏。豈不深望世人固其本根。而後蕃其枝葉乎。特恐世染日深。夙根漸薄。不能身體力行。以副我祖師勤懇之寶訓。則有見是篇而嘆其迂者矣。因是不揣固陋。聊述數言于篇末。并採得子喪子者二十條贅其後。雖與生生不息之意。未盡相關。而一本萬殊。皆可推廣。庻上以感召天和。下以培養元氣。既弗類於常談。亦不隣於濶畧。而後知生生者。乃種子之本根也。
錢塘一齋郡志純敬跋
|